物理性能 | 额定值 | 单位制 | 测试方法 |
---|---|---|---|
密度 | 0.920 | g/cm3 | ASTM D1505 |
熔流率(熔体流动速率) (190°C/2.16 kg) | 2.0 | g/10 min | ASTM D1238 |
薄膜 | 额定值 | 单位制 | 测试方法 |
---|---|---|---|
薄膜厚度 - 经测试 | 38 | μm |
|
割线模量 |
|
|
ASTM D882 |
1% 正割, MD : 38 μm, 吹塑薄膜 | 147 | MPa | ASTM D882 |
1% 正割, TD : 38 μm, 吹塑薄膜 | 206 | MPa | ASTM D882 |
抗张强度 |
|
|
ASTM D882 |
MD : 屈服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9.81 | MPa | ASTM D882 |
TD : 屈服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10.8 | MPa | ASTM D882 |
MD : 断裂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35.3 | MPa | ASTM D882 |
TD : 断裂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27.5 | MPa | ASTM D882 |
伸长率 |
|
|
ASTM D882 |
MD : 断裂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600 | % | ASTM D882 |
TD : 断裂, 38 μm, 吹塑薄膜 | 800 | % | ASTM D882 |
落锤冲击 (38 μm, 吹塑薄膜) | 120 | g | ASTM D1709 |
埃尔曼多夫抗撕强度 |
|
|
ASTM D1922 |
MD : 38 μm, 吹塑薄膜 | 61 | g | ASTM D1922 |
TD : 38 μm, 吹塑薄膜 | 650 | g | ASTM D1922 |
在1984年末,当时的联碳公司引入了己烯共聚LLDPE的生产,紧随其后的是Exxon、Mobil等公司。Dow Chemical(陶氏化学公司)在其低压溶液工艺中几乎全部采用辛烯作为共聚单体,加拿大NOVA(诺瓦化工)也在其中压溶液工艺中大部分采用辛烯。辛烯共聚LLDPE树脂具有略好的强度、抗撕裂性能和加工性能,而己烯共聚和辛烯共聚树脂的性能差别不大。己烯LLDPE树脂的生产商主要有ExxonMobil Chemical(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)、Eastman Chemical(伊士曼化学公司)、Equistar(等星公司)和Chevron Phillips(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公司)等。此外,Dow Chemical(陶氏化学公司)、Basell(巴塞尔公司)、Innovene(亿诺公司)、Samsung Total(三星(微博)道达尔公司)等也生产己烯LLDPE。
与通常使用的丁烯共聚单体相比,以己烯和辛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具有更为优良的性能。LLDPE树脂的*用途在于薄膜的生产,以长链α-烯烃(如己烯、辛烯)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树脂制成的薄膜及制品在拉伸强度、冲击强度、撕裂强度、耐穿刺性、耐环境应力开裂性等许多方面均优于用丁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的LLDPE树脂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,国外的PE生产厂商及用户均趋向于用己烯及辛烯替代丁烯。据悉,用辛烯作共聚单体,树脂性能不一定能比己烯共聚有更进一步的改善,且价格反而贵些,因此国外主要LLDPE生产商使用己烯来替代丁烯的趋势更为明显。